文/马华兴 向阳生涯高级咨询师培训师
——选自《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
在一次培训后,有一个学员单独找我问了一个问题:“我在工作中认为自己是负责、坚定、专业,可为何有的同事会更认为我有亲和力,我怎么没感觉出我多亲和啊,那真实的我到底是谁?
我心中暗想:是啊,我还认为自己培训咨询很有亲和力呢,结果学员们都说我犀利敏锐,谁他娘犀利了。
在那个当时,我灵机一动:“你看我手中这杯咖啡,你什么感觉?”我刚刚泡了一杯咖啡。
她想了想说:“温暖、清香、细腻。”
我说:“嗯,真好。那怎么在我眼中对这杯咖啡的感觉是提神、解渴、美味呢?这让这杯咖啡好纠结啊,它到底把自己定位成温暖、清香、细腻呢,还是提神、解渴、美味呢?”
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有点明白了。”
还记得你以前周末被父母要求收拾自己的房间吗?你把被子叠起来,把摊着的书摞在一起,扫了扫地,然后就收拾完了。
你眼中你的房间,那简直就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焕然一新、井然有序。
而你妈眼中呢,那就是三个字:脏、乱、差。
而你妈如何描述的呢:“猪窝!”
即便是房间,在不同人的眼里都有差别,更何况是一个人呢?
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会给自己和别人“贴标签”,同时又有别人给我们“贴标签”。当这一切的标签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和凌乱时,我们就会产生一个“我到底是谁?”的念头,期待能让这不舒服、纠结、凌乱消失。我们期待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
首先得先想清楚为何天上会飞满标签。
原因一: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会呈现不同的侧面
我想说的不是“多重人格”的病态特质,而是场合本身会让人的行为及习惯以及“标签”发生改变。
当你进入到一个环境十分干净整洁的场合,你的行为也会趋于追求干净:把垃圾放到垃圾箱,打喷嚏会捂嘴,说话会彬彬有礼,即便你内心狂野。同样,即便一个多么恪守道德和法律的人进入到了充满破窗、垃圾的脏乱差街区,他同样会做出出格、违法的举动。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描述成“破窗效应”。
我的一个职业经理人朋友,因此每天上班都会是一身套装,皮鞋、皮带和手表,在见客户时说话做派都特别商务,做事井井有条、彬彬有礼,很多人都会给他贴一个“职业化”的标签。但是因为我跟他交往的时间有十几年,我知道在家里和一般场合下,他最爱做的是躺在沙发上看球,而且他还有一个球迷专用的喇叭,供其在家看电视时吹,以烘托气氛使用。如果不是他的职业,我很难想象竟然很多人会用“职业化”来描述他。
我同样也有类似现象。我经常在工作同事和朋友里提到我的女儿,提到我跟她什么时候玩,她的各种趣闻,于是他们总会认为我是个“好爸爸”。这个评价如果被我老婆听到,她会把嘴撇到后脑勺:她跟孩子的时间远远超过我。为什么我会被一些人贴上“好爸爸”标签,还不是因为我在那个环境下呈现出的一个“假象”?
我们要在各个场合来回穿梭。当一群人总是看到你在某一个场合的样子,他就会以为你在所有场合都这样,这就是他对你的印象和“标签”。
原因二:他人对你的评价是他自己的“投射”
鲁迅对《红楼梦》读者有一段评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人们都知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小说如此,对一个活人而言,也会发生类似感受。苏东坡见到佛印,说佛印好像一坨屎,而苏小妹的解读是,你心中有屎,所以眼中也有屎。一个人自己觉得快乐时,此时也会认为其他人很快乐,即便他可能刚违章停车被贴条。而当他充满怨气时,看到一个人稍微发一点牢骚,也会给对方贴“抱怨者”的标签。[!--empirenews.page--]
因此,当一个人评价你无能、不靠谱、爱抱怨的时候,你需要觉察一下,也许问题出在他身上。他只是因为自己的无能、抱怨和不负责而把情绪投射到了你身上。如果你因此而焦虑担心、自怨自艾的话,就属于他犯了错,你却为他的错而挨打。
原因三: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也不见得多准确
有时我们会过高估计自己。之前我提到冯唐说写小说“金线“的感觉:“外行人看若隐若现,内行人看洞若观火。”外行人看内行人做事,总会认为自己也行:一些人看自己上司的管理,觉得自己会比他干的更好;一些人看别人画的画,也会认为自己要是画能画的更好。真正的方法不是以为自己如何,而是在以为自己很棒之后亲自尝试。也许你尝试后发现自己真的有这个潜能,从而迅速提升;也可能你尝试后发现其实水还很深,于是浅尝辄止,并专注于自己的领域里。这都是好事。
另外,我们有时也会过低估计自己。我从小被父母评价“笨”,动手能力差。但是我发现我的朋友新买个车,儿童座椅不会装,开车到我家我给装的。我第一次换轮胎,我老婆担心我换不了轮胎,然后我仔细看说明书,花了二十分钟给换上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很笨。当我跟一个老师聊到这的时候,她问了我一句话:“你父母说你笨,你父母怎么样?”我说我爸那真是一把好手,什么都能修能做。然后我就明白了,我父母和我在动手能力这方面选错了参照系,跟一个动手能力强的高手比,我当然是笨的,但跟其他人比呢?没准我还是“心灵手巧”呢?
原因四:“真实的自己”一直都在变化
这点在“我的性格适不适合”中已经提到了:性格一直在变化,并且改变绝对不是突发而是一点一滴的。因此,“真实的自己”也在变化中:那个爱喝可乐、爱抽烟的文艺男子没准哪天找了一个看的住他的女人做老婆而戒掉可乐和香烟,变得稳重、守时、自律、严肃,这样的案例到处都是;如果拘泥于发现“真实的自己”而不相信可塑性的话,用古代的成语描述就是“刻舟求剑”。
因此,也许你一直给自己贴“理性、逻辑、冷静”的标签,但经过一系列职业家庭的变化(如找了个温柔如水的老婆,然后有有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之后,突然被一群新朋友贴上“感性、亲和、热情”的标签千万别诧异,这简直是无可厚非的。
由此,你就会发现身上所出现的N个“我”的原因。知道了原因,就接纳了混乱。即便如此,人们面对N个我时还是会不知所措、坐卧不宁、茶饭不思。那我们不如来谈谈该如何应对。
一:找“交集”
假如你对自己的认知跟别人对你的认知中有交集呢?比如你认为自己是幽默、亲和、职业、可靠,而别人认为你冷静、职业、坚强、果断,此时你发现“职业”这个词是交集,那往往这个交集的“标签”既是你自我的认同,也是别人对你的认同。这往往是“标签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自身固有且难以变化的。不妨把这个“交集”看作是自我的标签。
二:强调自己愿意成为的那些品质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开始,同学们对派的名字纷纷投各种奚落,后来派给自己取名PI,并一次次的强化PI的意义,甚至在黑板上呈现了圆周率后几百位,从而扭转了同学的印象。
你愿意成为什么,并在人群中坚持和强调什么,慢慢的,他们也会认同你什么。如果你愿意成为果断的人,同时在很多件事上都很果断,并持续不断的强调自己的果断,即便在之前被贴了犹豫的标签,也会改变别人的印象和看法。
在此,有人可能会说:“不是说不要贴标签吗?”
“贴标签”其实是人进化的能力。当你跟一个人见面后,如何回忆起这个人?如果你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信息都记录在大脑里,回忆的的时候再一股脑提取出来,大脑就会宕机。因此,大脑这个数据库为了减轻读取的压力,将每个人的复杂印象大大简化成几个标签:小张是幽默热情但不靠谱,小刘是严肃努力但不聪明……。否则的话,你无法回忆起那么多人。[!--empirenews.page--]
你不给自己贴标签,别人也会给你贴标签。
“标签”在每个人心中如同一个公告板,就那么大地方。你不主动宣传自己的,那人家就按他们的印象给你贴。当你主动给自己贴个自己认同的标签,就意味着在每个人的“公告板”里,占住了一块空间,由此改变了别人的印象和看法。
三:别着了他人评价的“道”
一个朋友说自己的上司总是说自己沟通能力差以至于不懂管理,这是他愤然离职的原因。他问我是否自己很不会沟通,要提升这个能力。经过沟通,我发现,其实他和前任上司的沟通很顺畅,和同事、下属的沟通也很顺畅,而他新来的上司反而跟各个相关部门处处掣肘。我给他的反馈就是,他着了他上司投射的“道”。
当别人因为自己的情绪而投射给你时,第一步先别因此而跟着上心,而是区分自己是否真如他所说。假如一个人说你拖延症,你先看看自己做事是否因为拖延而总是完不成,也许是他对自己拖延不满的投射呢?第二步,如果不是,那自然一笑了之,即便有些证明,也没必要跟着上心,不接招就好。
当人说:“你怎么那么爱抱怨啊!”你会如何应对?
“谁爱抱怨了?”你已经着了他的道,开始防御。之后你跟他的嘴仗就会没完没了。
“哎,本来就是他不对,我抱怨一下怎么了?”同样是着了道,开始防御。
好的应对方式就是不接招,一般有三种:
1. “哦?我很好奇你为何有这样的看法,我就不这么看。”从评价角度上“不接招”。
2.“是啊,爱抱怨也没什么不好,其实每个人都会抱怨,倾诉完了轻松多了。”这是从认知上“不接招”。
3.“是啊,我也意识到了,我正找更好的倾诉方法。”这是从行为上“不接招”。
————————————
马华兴老师继《老马的职业鬼话》后又一力作《现在的泪,都是当年脑子进的水》,期待大家支持!
详情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