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的构成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也就是教师对内对外环境及人际关系有着良好适应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高尚的职业道德、愉悦的情绪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特征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职业心理健康,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1、 高尚的师德
对广大教师来说,师德是履行教育工作的社会职能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调整教师工作职权与职责关系的思想武器,是为人师表的行为准则。高尚的师德应包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团结协作等内容。
(1)热爱学生。这是一条协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师德规范,表现了一种职业上的政治责任感。一个人民教师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就应该通过爱学生体现出来。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是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催化剂。正如夏丐尊老先生所说的:教育没有了情爱,就好比无水之池。所以,无论在教育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一旦与师爱联结起来,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提高教育效能。
(2)教书育人。这是一条进取性师德。教书育人是通过全部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无产阶级教育指明了最终发展方向,是无产阶级确定教育目的、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我们提倡教书育人,从根本上讲就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它要求教师自身加强教学的教育性,并充分发挥思想感和人格榜样、工作作风等主体因素的作用,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3)团结协作。这一条协调教师间相互关系的师德规范。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职业活动中,教师个人利益、教育整体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是一致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个人与集体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会有矛盾、产生冲突,会有人际关系的紧张。而解决矛盾协调关系,主要靠教师道德规范来调节。所以,团结协作是改善教师人际关系,提高教师集体教育效益的一种保证。搞好团结协作,一要尊重关心同事;二要互助帮助共同进步;三要互相配合齐心协力。
2、 愉悦的情感
情感作为一种内心体验是人感受客观需要的心理活动。对教师来说,情感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强大精神力量,丰富的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期待和激励下,自觉热情学习。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斯、柯康在1954年调查了33个不同课堂中的初中学生,发现教师的温暖与友爱和学生自觉或被要求而做的工作总量之间有一种积极的关系。柯康认为一个学生表现出自觉工作的总数量是他的价值与教师的价值之间相似程度的指数,当学生自觉学习工作时,实际上他们把教师的价值接受成为他们的了。教师的职业特点是热爱学生和期望学生成才,热爱学生包括对学生的了解、信任和尊重。教育不能没有爱,爱是动力,也是追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学习的信心都需要依靠教师丰富的情感。爱是目的,也是手段,对学生既要晓之以理也要动之以情。青少年学生自尊心和自我成熟感较强,他们的感情反应敏锐,往往是通情达理,情阻理不达。所以教师情感的表达应具有时间上的一贯性和空间变换上的一致性,要求教师情感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既要有轻松愉快的心境、昂扬振奋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态度、豁达开朗的心胸,也要有支配控制自己情感的意志把消极情感消除在课堂之外,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气氛。
3、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世界上,就一定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如果说个体的发展是由生物实体不断转化的过程,那么,与人交往就是完成这个转化的必由之路。因为人在交往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各种生物学的需要,而且使他学习了生活和劳动的知识、技能,逐步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并根据社会的规范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完善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人际交往从对象上包括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学校领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形式上看,教师的人际关系包括认识的、情感的和行动的三个方面:认识方面表现为互相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情感方面,表现为彼此之间融洽的各种不同状态,如喜爱或不喜爱、好感或厌恶、妒忌或同情,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行为方面,表现为各种共同活动中是否协调一致,这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人与人的关系是否正常,可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统一的、综合的考试。作为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别人了解他,他也了解别人。教育工作是一项集体性很强的工作,他所面对的也主要是学生集体和教师群体。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和学生建立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能和同事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真诚相待,彼此十分信任,互相了解彼此的长处和短点,在学习工作中互相支持理解和尊重。(2)应该受到他人的悦纳。也就是说,这个教师的集体中,在同事中在学生中是受欢迎的,不被看作是“多余的”。当然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被一切人喜欢,获得一切人的信任,但是对多数人来说,他应该是一个有益的人,应该由于他的存在而给集体、给别人带来某种好处。(3)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人们在时间、空间上的结合,并不能说明他们在心理上的联系。而如果人在相互交往时具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有共同的目标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就成为同志,当这种关系进一步渗透了喜爱、好感等情感因素后,还可发展成亲密的朋友。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工作中都应该有自己的同志和朋友,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提高。
4、 健康的人格
我们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人格就是个体适应环境的生活风格。教师的健康人格是在培养人、教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成熟的、积极的心理素质。健康的人格来自积极肯定的自我,只有接受自己才能接受他人,只有热爱自己才能热爱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始终充满活动和成功的希望。教师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勇气和自信,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教师热爱生活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助人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热情和希望。他们有良好的自我的认识,协调一致的价值取向,融洽的师生关系。
(1)良好的自我认识。包括了解自己的意识水平,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了解自己的角色地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并能自己热爱自己,发展自己,相信经过努力能被社会所承认,成为受人欢迎的人,是能这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2)协调一致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直接反映。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态度、工作方式,在教师的价值取向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爱人和被人爱的`需要的实现。教师创造性劳动是塑造有感情的、为社会所认可的新一代,一个将全身心都献给学生的教师,学生往往会以同样的爱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关怀。教师不仅可以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得到满足,而且还能从学生对他的爱戴中看到工作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
(3)良好的心理沟通。心理沟通即通过对他人思想、情绪的感受,客观地认识事物,确认或改变对己、对人及处世的态度,使得人与人在工作中和情感上融为一体。师生间的心理沟通是造成融洽的学习气氛、工作氛围的保证,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更是帮助学生成才的巨大动力,日本学者高濑通过研究归纳出师生间心理沟通的五个层次。
一是熟悉层——接近感:师生间心理距离开始接近;
二是各睦层——安定感:包含着教师和学生在内心世界产生的和睦关系,互相受到肯定尊重的安定感;
三是理解层——共鸣感: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教师的深厚感情,从而产生积极响应;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理解后的喜悦,从而更激发起对教育工作的热忱。
四是信赖层——信赖感:这里包含着师生相互信赖的感情体验。
五是睿智层——觉悟与决心:在师生相互信赖基础上,教师的情爱在培养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中,自觉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凭着责任与决心,产生实现自我的充实感和责任感。
教师职业心理标准
一、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至从你决定当老师的那一刻起,你实际上就选择了你的职业特点,效益周期长,花费时间多,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且,需要的就是你要有能力,改变培育对象(对现在的社会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对象——学生了,还包含家长,一般是一个孩子有对应的六个家长,如果家长有离异的话,还要增加。)让培育对象走上“正道”,由于要服务的对象增多了,你还要无条件,不分时间地服务,也是说,你的工作性质,已经决定为不分白天黑夜,随时有问题,随时解答。
对于这个问题,有以下有趣的选择题:
你如果想挣钱,请不要选择做教师;你如果只想每天工作八小时,请别选择做教师;如果你不想起早,你别选择做老师;如果你不想熬夜,你别选择做老师;你如果每周只想工作五天,请别选择做教师;你如果懒得与品行差的人打交道,请别选择做老师;你如果不想抽空了解政治形势科技动态,请别选择做教师
二、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每天,每节课,我们不应该被情绪感染,应该跳出三界外,学生犯了错,受了委屈,你不能再发火,要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迎接各种挑战、责难,哪怕是家长、学生与你发火,你要有能力调控自己,并且同情弱者,春风般化解暴戾情绪,才能说明你的成熟,说明你的教育艺术成熟。
三、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你每天有同一种方法上课的话,你自己也会累的,听者更累,千万别以为,你的教育教学方法独到,其实可能真的是陈词滥调的催眠曲,只有经常的更换口味,才能让学生不疲劳,也就是独创适合你的徒弟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成效地拔高成绩,你才能在短期内被认可。这是为教者的重要能力,当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了。
四、良好的人际关系。
前面已经说了,你不止是与一个班的学生打交道,还与他们的家长——两代人打交道,甚至,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还要与他们的亲戚打交道,还要与他们的好朋友打交道(尤其有些他们的朋友可能是你的领导,或者是领导的朋友),还要与班级的任课老师打交道,还要与其他的也许一年后又要打交道的非现任班级老师的老师打交道,还要与竞争对手打交道,还要与学校各个部门打交道,还要与校长打交道,。复杂的圈圈,你没有驾驭能力,你做教师将非常被动,你当然郁闷而心理不健康了。
五、积极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以上都能轻松应对的话,这个能力就显得很简单了。否则,这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心理健康的要素。
六、防止教师心理枯竭。
树立成功的信念:永远对自己抱有信心,喜欢自己、悦纳自己,能力是可塑的、变化的、发展的,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压力是进步的动力,专注自己的事,不要总是与别人比较。
七、注意心理调适。
客观评价自我、克服错误思维方式,经常保持自得其乐、笑口常开、助认为乐,选择合理宣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实行目标转移法。建立开放的、协调的自我。
八、克服非理性信念—ABC理论。
A活动事件——B信念——C情感和行为结果。决定人的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态度。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反应。不要退缩、回避,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强迫倾向。
九、采用自我防御法。
将具有威胁性或痛苦的念头与感情排除以外,来克服压抑。将不愉快的实践当作没有发生,以求得心理平衡。用其他方式弥补自己的过失与内疚等等方法进行自我防御。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教师心理健康的的重要意义
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健康的心理是教师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2)健康的心理有利于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
(3)教师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
2.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教师职业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是较高的。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除了有与其他职业的人共有的心理健康标准外,还有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和评估教师的心理健康:
(1)教师角色认同。
(2)人际关系和睦。
(3)自我意识良好。
(4)情绪体验积极。
(5)适应教育环境。
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自我维护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看来,导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工作繁重,压力过大。
(2)社会因素。
(3)教师的人格。
(4)学校因素。
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复杂的因素影响,但一个优秀的教师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并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调整认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正视自己,调节自我意识。
(3)调理情志,增强心理耐力。
(4)善于交往,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5)科学用脑,调适生活节律。
(6)修身养性,追求人生价值。
女性小编温馨提醒:上面就是关于教师心理的一些相关情况,作为教师要自己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幸福的教师。